

7月25日,曲阜师范大学暑期实践队-候鸟队成员在临沂市沂南县汶河湿地公园的禁毒文化广场进行了实地实践,实践队成员通过调查问卷,实地采访等方式对当地的有关禁毒防艾的认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希望借此提高人们对禁毒防艾的认识,共建无毒品无艾滋的和谐社会,向更多的人传播有关毒品和艾滋的知识,使更多的人重视“禁毒防艾”这一活动。
通过调查问卷及采访我们可以发现,人们对于毒品和艾滋病的了解程度不一。青少年对于禁毒防艾的了解要比中老年更为细致,同时偏年轻的人更愿意在了解知识的同时去参加参加相关活动,采取实际行动;较长的人也比较保守,更愿意去了解相关知识,更加注重知识储备。同时,我们了解到,对于年龄偏小的孩子,家长多持有保守态度,即不让孩子接触,但也不会向他们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个人认为,小孩子的好奇心颇重,也更多的愿意去接受新鲜的事物,因此家长应当正确引导,在日常生活中向他们普及一些简单的有关禁毒防艾的知识,使孩子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树立起“远离毒品,防控艾滋”的意识。除此之外,我们了解到,有关禁毒防艾的知识多来源于学校和政府机构的宣传。人们很少会自愿的,主动的去了解相关知识。但学校和政府宣传的力度有限,人们对于相关知识的接受程度也不一,针对此种情况,采取新媒体宣传禁毒防艾相关知识也是一种很好的办法。
在采访过程中,被采访的市民群众积极参与,纷纷发表自己对禁毒防艾的了解,提出了很多个人见解。在我们的采访人员问及“您如何看待毒品”时,更多的人表示对于毒品坚决抵制,但当我们问及“您如何看待艾滋病和艾滋病患者”时,很多人表示不愿意去接触和交往。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对于毒品的态度是很明确的,坚决抵制,绝不触碰。而对于艾滋病和艾滋病病人,人们的态度比较迟疑模糊,对艾滋病态度保守,对艾滋病患者仍存在偏见。由此可见,改变人们对艾滋病及其病人的态度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我们应当更多的动员群众去了解艾滋病相关知识,关爱关爱艾滋病患者。
候鸟队实践队有关禁毒防艾的宣传,在其实践地点发挥了良好的作用。该实践队不仅仅宣传了禁毒防艾的相关知识,同时,对于其实践地点提升禁毒防艾意识,加大禁毒防艾在宣传力度也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国家支持并推动禁毒防艾教育的时代大背景下,候鸟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通过社会实践,了解相关情况,宣传相关知识,倡导大家自觉抵制毒品,关爱艾滋病病人,共建无毒无艾的和谐社会。